诸位大侠,在江湖行走时,是否也曾被一些不知其“江湖名号”的怪虫弄得狼狈不堪?今天,咱们的江湖秘籍要讲的,便是一个低调却绝不简单的角色,隐翅虫。别看它名气不如蚊子、苍蝇、蜱虫这些“老江湖”响亮,但论起本事,连“四害”老哥们也得礼让三分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1.隐翅虫的江湖传闻
隐翅虫素有“毁容高手”之称,江湖有言,隐翅虫儿江湖雄,披风一甩毒掌凶,莫要轻拍小身影,毁容之名远播中。它行动迅捷,无声无息,常常在人们毫无防备之时展开“攻击”。许多少侠就曾不小心遭了它的道。“我早上醒来,发现手臂上有几道红斑,一开始以为是过敏,后来红斑越来越严重,甚至开始破皮了。结果一查才知道,是睡觉时隐翅虫爬到了我手臂上。”
隐翅虫的威力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惊愕?别急,咱们继续来认识这个“幕后黑手”。
2.隐翅虫的身份秘传和习性
隐翅虫,江湖又称“飞蚂蚁”或“青腰虫”,属于鞘翅目昆虫,体纤细,长约7-13毫米,颜色通常为黑色和橙色相间,外观看起来毫无威胁,甚至有点呆萌。但!诸位大侠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骗,它可是昆虫界的“狠角色”!隐翅虫不是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,也不以叮咬伤人闻名,它的“必杀技”是它体内的毒液——隐翅虫素。这种毒液的PH值在1-2之间,酸性极强,堪比硫酸,一旦接触到你的皮肤,可能在24小时内让你收到从红肿到水泡、再到溃烂、发炎的完整“体验包”……严重时,皮肤还可能留下色素沉着,疤痕久久不散,堪称毁容神技。
隐翅虫偏爱潮湿的环境,比如河边、草地、公园的腐叶堆、草丛、树皮下。尤其是每年6月到9月的雨后,它们更是活跃。并且,在夜晚时,隐翅虫还特别钟爱光源,经常扑向灯光飞行。
3.如何预防隐翅虫的“毒手”?
既然这“毁容高手”如此凶猛,咱们该如何防范呢?江湖中有几派武功秘籍可供参考。
“斩草除根”派:保持环境卫生,清除杂草,消灭隐翅虫的孳生地。保持室内环境干燥,隐翅虫喜欢潮湿的地方,尤其是雨后,因此对卧室和浴室这些“湿地”要重点防范。
“断其来路”派:户外尽量避免去潮湿的隐蔽之地,毕竟那是人家的领地,尊重江湖规矩为妙,如果要去公园散步,还是穿上长袖长裤,减少与它的“亲密接触”。在室内则要关好窗户,防止“灯光聚集”。隐翅虫特别喜欢灯光,夜间注意关窗,或者装纱窗,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它们“登堂入室”。
“以柔克刚”派:若是不小心遇见了隐翅虫的挑衅,万万不可与之接招!记住4个字——“吹弹可破”!直接轻轻吹走或者用纸巾移开,避免毒素接触到皮肤,方为上上之策。
4.万一“中招”了怎么办?
如果不幸遭遇隐翅虫,成为了它的“受害者”,也不要慌张,按照以下武林秘籍进行处理: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皮肤,尽量把毒素洗掉。涂抹抗过敏药膏:比如常用的糠酸莫米松乳膏或炉甘石洗剂,能缓解瘙痒和红肿。避免抓挠:再痒也别用手抓,这只会让皮肤损坏,甚至引发感染。遵循四字真言:及时就医。如果出现水泡或皮肤严重损坏,立即去医院,让医生进行专业处理。
最后,送给各位江湖少侠一份口诀,望诸位日后行走江湖之时多加小心,别被这小小的虫儿,坏了你的江湖梦。
隐翅虫儿不起眼,
毒液威力却非凡。
关窗干燥保平安,
潮湿环境莫靠边。
见到虫儿别惊慌,
轻轻吹走莫逞强。
千万别拍记心间,
中招风险自然减。
来源: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